陶瓷穿墙套管

“千亿”巨轮出湘江

时间: 2023-11-26 07:33:20 |   作者: 陶瓷穿墙套管

  5月21日,我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评选结果出炉,醴陵市作为全国唯一以陶瓷为主导产业的县级市,在全省9个重点县竞争性招标中以综合得分第一的成绩,名列“特色制造业”名单榜首。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渌水之滨、凤凰山下的瓷城醴陵。

  近日,醴陵市市长蔡周良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醴陵入列全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对醴陵发展的殷切期望,也使醴陵上下感到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未来5年内,醴陵将借力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的政策,全力以赴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产值过1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以此展开“5年翻一番,挺进80强”的发展蓝图。

  “5年翻一番,挺进80强”,即到2017年,醴陵市经济总量、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总实力挺进全国80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行走在“陶花”盛开的渌水两岸,记者一路倾听着醴陵上下只争朝夕、勇往直前的铿锵足音,仿佛看见一艘名叫“醴瓷号”的“千亿”巨轮,正驶出湘江,扬帆深蓝,让醴陵这座中国陶瓷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光彩闪亮世界……

  醴陵是中国3大古瓷都之一,历经2000年的发展,陶瓷成为醴陵县域经济产业支柱的传统特色,成为醴陵百万民众的“衣食父母”。

  当前,醴陵市的重点大力整合陶瓷行业优质资源,将之着力培树成富民强市的“重点支柱”。通过打造陶瓷千亿产业集群,让更多的陶瓷企业成长为“旗舰”,甚至于“航母”,使之与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应企业和下游的物流服务企业结成“联合舰队”,一起乘风破浪,共闯市场。

  对此,省及株洲市历届主要领导多有牵挂。早在2003年,“醴陵陶瓷”就被确定为我省十大标志性支柱产业。之后,2006年列为全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2010年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四千工程”范畴。2012年,株洲市将“醴陵陶瓷”列为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5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力争到2017年使其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上下齐力,内外兼修,使以陶瓷产品制造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成为醴陵县域经济的“重点支柱”。目前,该市已是中国8大陶瓷主产区之一,享有“中国瓷都”之称。其陶瓷产品已形成日用陶瓷、电瓷电器、工艺陶瓷、工业陶瓷、新型陶瓷5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畅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产业增加值对全市GDP、财税收入、就业贡献率分别达到45.7%、32%和68.5%。

  去年,醴陵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100强,列第94位,总实力挺进中部10强和全省4强。

  云帆高挂,东风又至。随着醴陵入列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醴陵市比照优势发挥潜力,对照差距发掘潜力,专门编制了未来3年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其目标是:通过加快发展新型陶瓷产业、改造提升传统陶瓷产业,提前到2015年逼近1000亿元目标,增加值占到全市GDP“半壁江山”,将陶瓷产业打造成全国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典范,将醴陵打造成全省最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重点示范县。

  为此,醴陵市特别强调以“整合”为手段,确定通过启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技术改造3大类别105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陶瓷产业“六化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化、陶瓷企业规模化、日用陶瓷时尚化、电瓷电器智能化、釉下彩瓷高端化、新型陶瓷精专化。同时,以“培树”为方向,着力拓展陶瓷产业集群在研发、检验测试、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培育发展技术水平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行业优势显著的战略性陶瓷产业集群。

  “巧借东风千帆竞,集群领航催振兴。”现在,醴陵市500多家陶瓷产业及100多家配套服务企业,正在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下,自觉按照产业主体对号入座,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齐心协力推动陶瓷产业集群由日用陶瓷为主向以新型陶瓷、电瓷电器、釉下五彩艺术瓷及陶瓷装备制造为主转型。

  “天下名瓷出醴陵”,当今与世界日用陶瓷十分天下、与世界电瓷电器三分天下均有其一,而醴陵仅仅是一个县级市。从“民族工业”到“世界支承”,“醴陵陶瓷”走过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成长之路。

  醴陵市常务副市长向平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陶瓷行业当前发展与转型交织、机遇与挑战并行、国内与国际相联,局势复杂。日前,醴陵瓷业刚结束一场历时1年多的欧盟对中国日用陶瓷反倾销调查之战。但无论远航的征程风浪多大,“醴陵陶瓷”都要坚定地做陶瓷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打造陶瓷产业世界级的“千亿”巨轮。

  的确,以陶瓷产品制造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向经济成分很重,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欧盟反倾销“连锁反应”暗潮涌动,醴陵要在短短3年内达成目标,困难显而易见。大国品牌不立,外贸壁垒不破,海外“蛋糕”或将越做越小。

  中国是世界陶瓷出口和生产大国,其中日用陶瓷年出口量占到世界总量70%,在欧盟市场占有率接近五成,是欧盟日用陶瓷第一大进口国。此次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是一种叫“炻瓷”的中国日用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

  炻瓷原产中国,我国公元前1400年就开始生产,17世纪一出口到欧洲,即被德国、英国和荷兰相继复制和仿造。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日用陶瓷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海外日用陶瓷企业放弃生产,到中国代工。炻瓷作为海外日用陶瓷的主打产品,在世界陶瓷市场上蕴含巨大商机。

  商机显现,怀有振兴民族工业抱负的华联瓷业董事长许君奇,成了醴陵主动承接海外日用陶瓷产业第一人,自主创新研发了低温色釉炻瓷系列新品,一举填补了省内空白,奠定了今天华瓷事业基础。进入21世纪,色釉炻瓷为醴陵这座古老的瓷城续写了新的传奇。

  华联瓷业始建于1966年,是当今中国总实力最强的日用陶瓷企业,数十年来,坚持“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日用化”理念,创建了“华联”、“火炬”、“红官窑”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

  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外贸市场,华联瓷业着眼未来,夯实外贸平台,开拓新兴市场,着力打造“高端设计+精细制造+终端网络+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颇具竞争力的多材质、多品种、多规格的陶瓷产业,豪迈地进入世界知名陶瓷品牌企业前3强。

  醴陵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早在上世纪初,这种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兼具审美与实用品牌价值,具有独一无二的环保健康特性。而其烧制技艺代表了中国最高的制瓷水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醴陵赢得了在中国陶瓷民族工业史上“红色官窑”、“当代国瓷”等美誉。2012年,被列为“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的正是1915年与国酒茅台一起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的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

  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人才。醴陵市正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筹建湖南陶瓷技师学院。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各类学科专业人才,提升企业高层管理、高端攻关人员与国际接轨的观念和能力。还建立了13个传承基地及一支庞大的传承人队伍,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4人和一大批省级大师和熟练技师。

  一边走“文化融合”之路,让釉下五彩醴瓷变成全球文化的传播载体;一边走“行业融合”之路,让釉下五彩醴瓷参与到不相同的领域的应用实践。醴陵市正在致力通过不断延伸这个大雅品牌产业链,打造“东方的皇家道尔顿”世界顶级瓷器品牌。专家预言,釉下五彩醴瓷必将成为未来风靡全球的时尚瓷种。

  作为我国著名的电瓷电器生产基地,醴陵市正在着力推动形成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瓷产品齐全、电瓷电器产品配套性强的电瓷电器产业链。

  且看华鑫电瓷与阳东磁电这两个省级科技“小巨人”,各自创立了1个响当当的国际知名品牌。华鑫的空心绝缘子“PK”骨气凛然,与日本NGK和欧洲电瓷集团“三足鼎立”于国际电瓷行业,做到全球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阳东的实心绝缘子“CLD”洋气威风,同种类型的产品占到海外市场三分之一强。

  树立一个品牌,可以做强一个企业、振兴一个产业。随着品牌发展的策略大力推行,醴陵市涌现一大批名优品牌企业,正逐步从贴牌生产商“OEM”向原始设计生产商“ODM”、自有品牌生产商“OBM”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和国际大品牌提升。

  目前,醴陵市拥有“醴陵陶瓷”、“醴陵瓷器”、“醴陵红瓷”和“醴陵釉下五彩瓷”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醴陵瓷器”品牌价值名列全国第二。另外,还有10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国际知名品牌和19个省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是我省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获得商标和品牌认证最多的县市,为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市场提升了竞争力,为我国陶瓷民族工业稳固了“世界支承”地位。

  如今,醴陵市自营进出口陶瓷企业多达139家,陶瓷出口量连年攀升,特别是色釉炻瓷95%以上产品出口到了海外。2012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陶瓷出口总额达6.84亿美元。

  缺乏技术、人才、资金、市场援助,企业不能创新;没有政策环境、扶持力度、平台优势、服务保障,企业不敢创新。于是,醴陵市果断地以“机制支持”力促“自主创新”、以“创造引领”推动跨越发展,实现“醴陵制造”向“醴陵创造”转变。

  醴陵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贺小玲表示,民企自主创新难在哪里,政府就从哪里着手着力。

  醴陵市制定了加快陶瓷产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措施和激励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承办,重点扶持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研发技术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验测试检验中心,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院校联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体系,提升醴陵陶瓷企业整体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

  现在,醴陵市许多陶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都在热情参加公共技术平台打造,致力创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改制后,新组建了湖南省陶瓷工业设计中心,集数字设计、快速成型、材料设计、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同时,该市陶瓷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信息中心、检测中心、对外协作中心都在顺利运转。

  作为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先进市,醴陵也是我省首批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市。全市现有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18家产品研制中心。近3年,醴陵市陶瓷企业获专利授权1500多项,成果转化率80%以上。

  据初步计算,未来3年,醴陵市进行重大创新、重大技术改造、公共服务平台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达200亿元。市财政局秉持“有多少项目筹多少钱”理念开源拓流,加快建立陶瓷产业集群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进培育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风险投资机构、银行机构等金融机构,创新政策性融资担保、租赁、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方式,扩大投融资渠道。

  记者从人民银行醴陵市支行了解到,2009年至2012年,醴陵贷款余额分别为40亿元、54亿元、71亿元和94亿元,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连续4年跳跃式上升。今年一季度,全市贷款余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目前,仅“联保联贷”一项,已向10家大型陶瓷企业发放了1亿多元贷款。

  有了资金做后盾,醴陵市已经把“陶瓷市场建设与物流开拓”纳入城市总体设计,重点推动陶瓷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期形成一批面向海内外的陶瓷商品市场交易展示中心,并依托湘东国际物流园,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圈。

  走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醴陵科泰公司,董事长胡坚十分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自主创新的陶瓷产品,不仅远涉重洋,还登上了太空!”他指的是用于卫星发射的SHF陶瓷衬垫,便于“神舟”遨游太空的汽水分离器陶瓷芯体,还有专供无人机等使用的特制产品。

  用于制造这种陶瓷的材料统称非金属矿物,该公司已具备批量生产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铌、氧化钽、钛酸铝、超细氮化硅等特种陶瓷产品能力。

  科泰是我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陶瓷新材料的研制开发,近年来多项成果获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高纯超细氮化硅制品、彩色路面材料、纳米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研发成果正在推广之中。

  在力源公司,董事长张庆鹏显得信心满满,其生产的火花塞用瓷件,有20多种型号氧化铝含量95%,也称“95瓷”,属特种陶瓷,填补了国内汽车零部件空白。

  “做强做精炻瓷产业,做大做强高温瓷和艺术陶瓷,全力发展特种陶瓷和电瓷产业,形成大陶瓷的发展格局,打造国内最具实力的陶瓷航母。”华联瓷业董事长许君奇更是雄心勃勃。

  一直以来,华联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紧紧围绕制约我国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建设了陶瓷原料质量控制与高效研磨技术等3个自主创新平台,构建了我国陶瓷技术的研发基地。

  当下,华联以“世界的华瓷”为理念,又在制定釉下五彩陶瓷国标,使之成为瓷中之精,让海内外重新认识不一样的高端釉下五彩醴瓷。同时,把眼光盯上了苹果、诺基亚等高配置手机,加快开发蓝思华联陶瓷新材料项目,主要生产氧化锆陶瓷手机面板、按键、面壳等配件,现已初具日产10万件生产规模。

  现在,醴陵市陶瓷企业纷纷十分豪迈地迈开了自主创新大步,全力以赴做专新型陶瓷、做强电瓷电器、做精日用陶瓷、做细工艺陶瓷、做大装备制造陶瓷,正助推醴陵传统陶瓷产业走向新的辉煌。

  “一架好大的舰载机着陆来了……”5月29日上午,湖南醴陵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机声震耳欲聋,原来是挖土机和运输车在欢快地轰鸣,宣告总投资50亿元的醴陵旗滨玻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是醴陵市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全省今年10大产业项目之一,3年建成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可达50亿元、创税收3亿元,还可解决2200多人就业问题。

  当地群众把醴陵经开区比作“航空母舰”,而一个个项目就是一架架充满了许多活力的“舰载机”了。

  醴陵不仅仅只有陶瓷。湖南醴陵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江曙明和记者说,近年来,醴陵市加快转型、加速赶超,力推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将湖南醴陵陶瓷产业园区升格成为湖南醴陵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开区后又在向国家级经开区挺进,正在构建“一区四园六地”发展格局,范围扩大到32平方公里,实现从“一区独大”到“多地支撑”,促使“区域联动”形成产业集群整体升级。

  醴陵市是我省唯一同时拥有海关、商检、口岸办和外汇管理局等机构的县级市,并且交通优势显著,“三铁四高一航一港”,水陆空并进。2008年,醴陵市成为我省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试点县市之一。几年来,醴陵市发挥优势,大力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1511”工程和公司发展小“5115”工程,使“一区独大”开始向“多地支撑”转化。

  湖南醴陵经济开发区为“一区”之核,区内包括陶瓷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服饰产业园、玻璃产业园“四园”。目前,这“四园”又在产生裂变辐射效应,与市内黄泥坳街道办事处总部、浦口镇、船湾镇、孙家湾乡、东富镇、均楚镇形成“六地”放大效应。为做大做强经开区,醴陵市大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实施“一权两制一司”改革,下放了41项审批权限,并对6个行政村实行委托管理。

  依托经开区这艘“航母”,醴陵市发力产业高质量发展“1511”工程,打造1000亿元陶瓷产业集群、500亿元花炮产业集群、100亿元产业园区,培育1个新兴支柱产业;聚力公司发展小“5115”工程,培育5个以上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10个以上过5亿元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企业旗舰。

  显然,醴瓷号“千亿”巨轮能否顺利起航,一定意义上取决于“百亿园区”、“十亿企业”的“联合舰队”集群力量。

  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差异发展”的原则,市经信局精心绘制出醴陵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宏图,进一步调整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板块。核心区包括经开区、长庆示范区、城市4个街道办事处在内的城区,辐射区包括106国道沿线的浦口、王仙、孙家湾、泗汾、嘉树、东富、东堡等在内的专业乡镇工业小区。到2015年,陶瓷产业核心区和辐射区总面积也要达到32平方公里,竣工项目105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67个,累计完成189.64亿元。

  核心区重点建设陶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包括陶瓷产业研发中心、陶瓷产品检测中心、高新技术陶瓷孵化中心和投资服务平台;以及高档日用瓷、高端电瓷、高品位文化创意陶瓷、陶瓷新材料生产基地;陶瓷生产装备制造基地;会展和物流基地。辐射区重点建设炻瓷、电瓷、陶瓷酒瓶、高端玻璃四大生产基地。

  从核心区到辐射区,集成了醴陵市以陶瓷产品制造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链上的产业集群。目前,又重新规划了经开区陶瓷产业园区的釉下五彩创意园、新型陶瓷园、电瓷电器园3个特色园区,加快推进醴陵陶瓷产业“百花园”建成中国陶瓷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和陶瓷制造基地。

  刚刚安家落户东富工业园的旗滨集团,不仅让醴陵市又拥有了一家上市企业,还表示为这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中南地区最大的无机非金属玻璃工业集群,为醴陵又好又快动车组装上一台强劲的“引擎”。华联瓷业和华鑫电瓷作为政府推动上市的两家重点企业,决心以旗滨为标杆,争当产业升级领跑先锋。

  位于醴陵阳三街道办事处玉屏山村的泰鑫工业园,一个标准化泥釉模配制中心正在火热建设中。泰鑫董事长潘俊明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对醴陵市调整陶瓷行业结构、细化分工合作、延伸产业链条,以及促进产业集群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将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为了推动“世界釉下五彩瓷之都”快速崛起,醴陵市政府引进华泽集团,在经开区投资27亿元兴建“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中国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在长庆示范区,记者看到,这里已与经开区构成核心区“城市新区、工业新城”两极格局,成为长株潭“两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样板,托起了醴陵“以现代陶瓷产业为主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美丽画卷。

  跻身我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醴陵市抢占到了一块以陶瓷产品制造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支撑起醴陵县域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新高地,这将极大地巩固醴陵陶瓷产业在我省贯彻落实“中部崛起”中的战略支点地位。

  支点就是重点,就是着力点。醴陵市立足支点,正在奋力一跳,迈向特色制造业新高地。基于此,省财政厅副厅长欧阳煌寄厚望于醴陵,要以省政府重点扶持醴陵市的陶瓷产业项目为契机,率先打造成为湖南特色县域经济升级版!

  滔滔湘江,扬波助澜,正承载着世界级的醴瓷号“千亿”巨轮激流勇进,游弋大洋……